五月浪潮涌動,項目建設再掀熱潮。5月6日上午,中維化纖年產8萬噸尼龍66工業品項目開工儀式在河南特種尼龍小鎮·工品園B區隆重舉行。鶴壁市副市長郝志軍出席儀式并宣布項目開工。淇縣縣委書記楊建強致辭,縣委副書記、縣長侯明森主持儀式??h委副書記陳曉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宣振喜,縣政協主席張相超,縣領導張建華、姚永軍、郭增福、李振宇及縣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公司高管陳海濤、胡博、虎紅斌及員工代表,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代表等人員參加。

開工儀式前,陳海濤向市縣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匯報了河南特種尼龍小鎮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規劃。并在儀式上介紹了項目建設基本情況。年產8萬噸尼龍66工業品項目是特種尼龍小鎮今年開工的第二個項目,也是投資強度最大、產值最高的單體項目。項目總投資30億元,主要建設年產8萬噸車用高性能復合材料生產線及配套設施。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新增利稅6億元,帶動就業200余人,對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做精做細做強尼龍新材料主導產業、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意義重大。

楊建強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中維化纖始終堅持“一米寬、百米深”的發展理念,聚焦尼龍新材料主業,瞄準差異化產品,走精細化發展路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河南特種尼龍小鎮堅持建鏈、強鏈、延鏈、補鏈、拓鏈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高端尼龍產業集群,實現了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岸深度融合,推動了淇縣主導產業轉型升級。他表示,此次開工的年產8萬噸尼龍66工業品項目,在全縣尼龍產業布局中處于重要地位,對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有巨大支撐作用和引領作用。項目的實施,將為河南特種尼龍小鎮的發展注入新活力,為尼龍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新動力。他鼓勵企業要提振發展信心,在淇縣這片投資熱土安心創業、放手拼搏,大力培育特種尼龍產業集群,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下一步,中維化纖將全力克服疫情影響,搶工期、搶進度、搶效益,力爭項目早投產、早達產、早見效。同時,公司將繼續秉持“一米寬、百米深”的理念,聚焦尼龍66賽道,做精做細做強主業,著力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本著“缺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瞄準“一區四園一職高”發展格局,高質量推進河南特種尼龍小鎮建設,構建完整產業鏈,實現產業集群發展。力爭在未來3—5年內,打造產值超150億元的特種尼龍產業集群,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為建設富美鶴城貢獻“中維”力量。